挑三捡四 毕业生有业不就问题显现
[摘要] 2005年大学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高校毕业生中“有业不就”这一老大难问题再次显现,专家呼吁: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多些实际鼓励,不能只偏重传授“包装”技巧。   

2005年大学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高校毕业生中“有业不就”这一老大难问题再次显现,专家呼吁: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多些实际鼓励,不能只偏重传授“包装”技巧。

  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目前许多毕业生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但仍有部分学生还在找寻观望。实事求是地说,这部分人中有的是确实未找到合适的单位,有的则是“有业不就”。一位高校负责就业的同志说,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就难在“有业不就”这儿。所谓“有业不就”的这部分人,实际上有许多岗位都十分需要他,只不过这些岗位离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工资、待遇有差距。一位理工科学校的辅导员说,一些学生将目光盯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连哈电站集团这样的大企业都不愿意去。

  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高铁春说,目前确实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贪图安逸、讲求待遇,不能将自己的发展成长与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利益相结合,实际上我们的基层单位对人才十分渴求。去年我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启动,绥化学院一名学生先在一所村小学当副校长,仅半年就因工作突出,被调入乡中学担任副校长。我们随访时,她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高校就业指导应实际

  面对毕业生的高不成低不就,高校更应反思一下自己的就业指导工作。高铁春说,近年来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侧重点主要是讲面试技巧、招聘会上如何包装自己,面对众多应聘者如何脱颖而出等,往往忽视了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示范教育,忽视了理想信念的教育。

  哈尔滨理工大学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高军曾给学生做了一场反响良好的就业指导报告。他向学生介绍了本校毕业生陈艳刚放弃到沿海地区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西部地区当志愿者,因为表现突出,多次受到国家有关方面表彰的事迹。第二天,就有许多学生到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打听、了解如何才能去西部。这场报告激发了全校学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热情,去年,学校就有50多人报名参加我省启动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到农村基层工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省许多高校已认识到了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学校已付诸行动,哈理工大学今年还将出台政策,对自愿到艰苦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为鼓励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省委、省政府为参加“村村大学生”计划的毕业生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通信智库更多

分析师:周行 在通信招聘和求职过程中,怎样合理的谈薪酬待遇,是HR和求职者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详细】

最爱看
热评榜关注榜
合作伙伴
关于通信人才网|服务协议|隐私保护|隐私保护|隐私保护|
Copyright © 2006 - 2024 通信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