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名校与地方人才对接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承办活动的九江学院派出数辆“人才直通车”,千里迢迢将浙江大学100余名应届博士生请进“家门”,面对面对口交流,其中多名与九江学院达成就业意向。负责考察团全程费用的九江学院并不苛求这些博士生当场签下人才引进协议。九江学院常务副院长黄保强坦诚地说:“你们来到九江学院,即使不能立即签订协议,但起码能了解和宣传学院!”正是靠着一系列类似的真诚举措,名不见经传的九江学院短短四年引进了500余名博士、硕士,成为江西省的人才引进大户,学科也随之迅速壮大。
走出去 请进来 真情引才
作为一所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高校,九江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并无多大优势,但该院注重以真情感召人才,创新形式广纳贤才。
“走出去”以情动人。学院领导北上南下,多次率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博士李华锋是九江学院引进的第一个博士。谈起应聘感受时,他说:“我是参加南京一次研究生招聘会时偶遇九江学院领导的,高校领导能‘摆摊’招聘人才确实不多见,他们那种求贤若渴的举动让人感动!”为了引进炙手可热的工科博士,2001年大年初二,九江学院领导来到湖北省襄樊市,到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王英惠家拜年洽谈,令王英惠一家感动不已。毕业后,王英惠与丈夫吴维勇博士双双前来九江学院工作。不管是哪位博士来校参观考察,九江学院领导都亲自接待、解答疑问,真诚之举打动了每一位来校应聘的博士。
“请进来”以诚待人。创业的舞台到底怎样,还需眼见为实。九江学院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向全国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利用寒暑假或一些双休日,派出专车,到武汉、长沙、合肥等地的重点院校,邀请应届博士生、硕士生来校参观考察,并免费负担食宿和交通费,至今已接待了1000多人次,有许多人通过实地参观交流与学校达成了就业协议。
少点承诺 多点实际
一流的人才要给予一流的待遇。记者在九江学院看到,为了准备今年的人才引进,该校早早建设了200余套住房,“虚位以待”:博士是两层楼的别墅,硕士是使用面积达130平方米的三居室。学院领导认为,对引进人才,给予的待遇要看得见、摸得着,少点承诺,多点实际。
与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和各重点高校相比,九江学院吸引人才的难度不言而喻。该校为此举全校之力,制定了一整套引进人才的优惠待遇。对博士硕士实行年薪制,博士年薪不低于8万元,硕士不低于5万元,同时实行学位津贴。
每位到九江学院落户的博士第一次打开房门,大到房中的空调、家具,小到油、盐、米、液化气,甚至第一次用餐的配菜都准备妥当。有的博士到校后深情地说,连父母未必想到的事,学校都想到了。
唯才是用 年轻人担当科研“领头雁”
高级人才引进后能否留得住、用得活、出成就,关键看能否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九江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引进的人才支持他们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近几年,该院开发了数十个新专业和专业方向,一批引进来的人才担当起院系和学科建设的“领头雁”。
北方某重点高校博士后纪岗昌来校后,学校考虑到其科研经历和研究方向的前景,专门成立了材料工程系,任命纪岗昌为系主任,并投资500万元建设了材料工程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李华锋来校后,考察发现江西结构力学研究比较薄弱,学校于是根据他的建议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江西省第一个、全国一流的结构力学实验室,瞄准江西省机械数控技术的落后局面。
截至目前,九江学院已引进了博士41名、硕士460余名,教学科研成果辈出。18名博士、硕士走上九江学院处职领导岗位,40多名博士、硕士担任了教研室、实验室主任,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学院也迅速发展壮大,拥有9大学科门类、140余个本、专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达3.7万余名。
原载1月31日《光明日报》二版 (通讯员 李桂庚 姜月平 九江日报记者 王绍雄 胡晓军)